七處原始點 & 一條脊椎 (摘錄自張釗漢醫師著 原始點醫學 第10.1版)

原始點涵蓋範圍示意圖
  按推位置 治療症狀
1.




2.




3.




4.





5.




6.




7.





A.




B.





C.





D.





下背
薦椎
臀部







一、原始點醫學總論
(一)疾病由來(二)處理方法
  

  (1)緣→影響→熱能不足→影響→體傷→影響→熱能不足。
  (2)生病後熱能會更加不足。
  (3)亦有緣直接造成體傷而產生症狀。
  (4)單一的因或單一的緣都不會產生果。
  (5)切莫將緣作因-把風寒或中暑當成疾病的因。
  (6)切莫倒果為因-把腫瘤當成痛的因。
  (7)切莫棄因談緣-不談身體運作卻談藥食、按推有治病功效。
  必從因著手,
  善用諸緣,
  以改善熱能及體傷。
二、論原始點、原始痛點、身體與體傷
  (1)原始點是經臨床實證的疾病起源處。
  (2)原始痛點須經按推、確認、雙方互動才能成立。
  (3)身體包括肌肉、肌腱、韌帶、血管、血液、神經、骨頭、臟腑、熱能...。
  (4)不能身體說是單一組織,亦不能把身體說成固定具體的標準形態
  (5)體傷必須在各種組織運作失調下才會產生症狀,單一組織無法產生症狀。
  (6)受損變形的單一組織,本身就是一種症狀不可誤認為是產生症狀的體傷
  (7)如:骨刺、關節變形、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胃破皮、胃出血、闌尾炎、
         腸沾粘、各種結石、腎萎縮、腦萎縮、肝硬化、肺纖維化、腫瘤等。
  (8)體傷是、形態是
  (9)形態如:筋沾粘、筋緊繃、筋結、筋條索、筋粗、筋細、筋出槽等。
  (10)身體隨時都在變化,並無固定形態,任何形態皆屬正常
  (11)把身體說是單一組織或固定具體的標準形態,皆屬虛妄
  (12)把骨頭、臟腑或沾粘、緊繃、條索等虛妄想法,當成實有需治療的地方,那就妄上加妄
三、論寒涼傷人
  (1)身體隨時都在變化,而任何變化都會消耗熱能
  (2)故體內的熱能只會不足,不會過多,因此不存在中醫所謂的熱性體質
  (3)虛(寒)火、上熱下寒、表熱裡寒或寒熱交雜等說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4)因為寒熱性相違,性相違不可能在一體內同時並存
  (5)一旦熱能嚴重不足,就會使體傷進一步惡化,造成患者感覺錯亂,而出現假熱之症
  (6)怕熱、灼熱感、紅腫熱痛、發燒、潮熱、口渴喜冷飲等。
  (7)為什麼用寒涼藥食生機飲食等,有的一段時日後症狀也會消失呢?
  (8)這是由於這部分人體力還不錯,提供的熱能仍可勝過寒涼藥食的傷害,進行自我修復。
  (9)但這卻讓病人及醫師誤以為是這些寒涼藥食的功效
  (10)當體力弱到無法容受時,寒涼藥食因其透支熱能加重體傷而使症狀惡化。
  (11)如果要延長壽命,縱使無法改變熱能趨向不足的事實,但起碼也要延緩熱能衰減的速度
  (12)故日常藥食一定要避免使用寒涼
四、論藥食及外治
  (1)藥食對健康的影響,在其寒熱性,不在其成分
  (2)以味辨,甜、酸屬寒甘、鹹屬涼辛屬溫辣屬熱苦則不定
  (3)以類分,水、油及海產屬涼茶、水果屬寒或涼酒類皆屬寒(酒精屬寒)。
  (4)因此熱能不足者勿食甜、酸、酒、茶、冰品,生冷蔬果及海鮮等。
  (5)日常飲食宜少水、少油、少鹽、少加工品,宜多吃溫熱性藥食。
  (6)無須強調營養均衡,因為熱能不足才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7)致病之因不在酸鹼不平衡及缺少各種營養素而在熱能不足。
  (8)生冷蔬果、鹼性食物(檸標、葡萄、茶葉、海藻頻)及加工的各種營養素及水果酵素全屬寒涼
  (9)服溫熱性藥食經身體運作吸攻後,熱能改善,體傷好轉,各種症狀才會消失。
  (10)而不是藥食能使症狀消失
  (11)因此藥食只能幫助身體的運作,而不具有任何治病的功效
  (12)改善熱能不代表能使體傷好轉。若體傷不能好轉,症狀就不能消除。
  (13)應先按推,再服適量溫熱性藥食或溫敷即可。
  (14)按推、溫敷、運動或藥食等只是一種緣,都必須透過因。
  (15)也就是身體熱能及組織的運作,才能產生作用。
  (16)手術、西藥或寒涼藥食透過因的運作就算可改變症狀。
  (17)卻使熱能更加不足而致身體運作功能變差,埋下更大隱憂。
  
  
五、論果(影子)
  (1)身體感受或出現的症狀,皆因體傷及熱能不足所致。故一種體傷(因)可出現多種症狀(果)
  (2)西醫是對一種症狀(果),會給出多種司能的因。檢測出來的全屬果,根本與因無關。
  (3)害怕高血壓會腦中風,糖屎病會眼瞎了,可是這些病彼此都是果,根本互不相干
  (4)西醫認為症狀是果,必須經由儀器檢測出異常的才是症狀的因。
  (5)父母給的身體是因,由身體生出來的是果,而儀器檢測出異常的,皆非身體本有,故屬果
  (6)果不生果,就如同髮白不會生出頭痛、頭暈。
  (7)肺纖維化不會生出咳嗽、氣喘高血壓不會生出腦中風
  (8)糖尿病不會生出眼睛瞎腫瘤不會生出倦怠、暴瘦、疼痛
  (9)醫學動用科技設備,只為把找到的果說成是症狀的因,使人誤以為果可以產生症狀
  (10)患者,視死如歸地去打一場根本不需發動的戰爭,一場只輸不贏的慘烈戰役
  (11)處理果的代價,就是使熱能更缺,體傷惡化,生命變得更脆弱罷了。
六、論因
他處體傷、本處體傷及熱能不足,三者最簡單的區別方法,就是找到原始痛點按推後...
一、症狀改善明顯 二、出現不適症狀 三、進展緩慢或一
    天內反覆發作
四、症狀改善並不明
    顯,溫敷後...
五、症狀24小時持
    續發作
屬他處體傷,此類患者在臨床上占絕大多數。 1.他處局部的,如處理頭暈而出現胸悶、嘔吐等,則偏向他處體傷引起。

2.同處或全身性的,如怕冷、無力、麻、抽筋、抽搐等,則偏向熱能不足影響他處體傷所致。
甚至近乎24小時,屬熱能不足影響他處體傷所致。 1.症狀明顯改善則屬熱能不足影響他處體傷所致。

2.症狀仍無明顯改善則屬本處體傷,其臨床症狀來得又急又重,稍微動作更加劇痛,最令患者難以承受。

身體運作修復本處的時間(以下幾項屬較易修復的本處體傷):

A.一般扭傷,約三至七天。

B.肌肉腫脹撕裂變形、骨頭受損,約一至三個月。

C.脊椎骨旁嚴重受傷,約三至六個月。

D.若熱能不足或患處不斷使用,會使修復時間變長。
在臨床上最難處理,經按推及內、外熱源溫之:

1.有改善則屬他處體傷,而24小時則意味著受熱能嚴重不足影響。

2.沒有改善則屬本處體傷,而24小時則意味著體傷的程度更加嚴重,故須再以按推及內、外熱源溫之,經一段時間(可參考第四項身體運作修復本處的時間):

A.症狀消失,則屬較易修復的本處體傷。

B.症狀仍在,則屬不易修復的本處體傷。
七、論緣
(一)致病之緣(二)保健之緣
錯誤觀念、壓力、生氣、熬夜、勞累、外感風寒、中暑、藥食過冷或不潔變質、手術不當、外傷、環境污染、毒氣(化學廢氣、煤氣、沼氣、天然氣等)所傷、毒物(毒蛇、毒蜘蛛、虎頭蜂、蜈蚣、毒蠍、毒蚊等各類毒蟲,有毒植物)所傷...,以上致病之緣會使熱能更缺,體傷進一步惡化而產生症狀 正確觀念、按推原始點、外內熱源、運動、穩定情緒、規律作息、適當休息...,以上保健之緣可補充熱能,加速體傷的修復,使疾病消失於無形。亦可用按推及外內熱源讓患者減輕痛苦,安祥而逝,是臨終一大助緣。
八、論骨頭
  (1)在現實中很多人脊椎骨正常,每天卻痛得要命,但檢查骨頭位置也沒問題。
  (2)很多人脊椎嚴重移位變形,身體卻無任何疼痛。
  (3)可見骨頭移位不是痛的因
  (4)即使脫臼或骨折移位沒處理好,依然變形,但最後痛也會消失。
  (5)把骨頭移位當作是痛的因,就有倒果為因的味道了。
  (6)脫臼或骨折雖然使骨頭移位過大,但不是痛的因,而是嚴重拉扯造成本處體傷才會劇痛。
  (7)痛的因是在他處體傷,不在骨頭,只要精準地按在原始痛點,即可緩解。
九、論臟腑
  (1)感覺痛是果,痛在某臟腑的部位也是果,既然都是果,就可確定痛跟臟腑損傷無因果關係
  (2)臟腑發病的因,是在脊椎兩側之體傷,體傷是照不出來的,故照出來臟腑損傷的影片全屬果
  (3)臟腑受損的組織本身就是果,果不會產生痛。
  (4)舉胃來說,要是破皮會痛,則穿孔出血更該痛,但很多並不痛,只因便黑才知出血。
  (5)按推原始痛點及溫敷後,痛會減輕,甚至消失。這時破皮還在,為何不痛?。
  (6)可見破皮與痛無因果關係
  (7)其餘臟腑應作如是觀
十、論細菌病毒
  (1)體內未病前就有細菌病毒。如果細菌病毒是因,生病是果,在當時就該生病。但很多不發病。
  (2)如果是生病後才有細菌病毒,可見細菌病毒是果不是因。
  (3)如果細菌病毒與生病同時產生,那這樣細菌病毒也不能成為生病的因。
  (4)身體是因,生病是果,而細菌病毒是生病時才產生,非身體本有,故屬果。
  (5)細菌病毒是被儀器檢測出來的。除本處急性外傷,凡被儀器檢測出來的統屬果
  (6)感冒不管有沒有吃藥都是一星期左右會好,可見是自身處理好的,根本與藥物無關。
  (7)抗生素及抗病毒藥都是寒藥,會傷害身體,怎可宣稱能殺死細菌病毒。
十一、論疫苗
  (1)西方醫學認為疫苗可以成功地防治各類傳染病,如天花、小兒麻痺、B型肝炎等。
  (2)傳染病的消失,與西藥及疫苗無關。要不然古代沒有西藥及疫苗,傳染病又是怎麼消失。
  (3)西方醫學對病毒是無藥可治,卻宣稱未來還沒出現的病毒有疫苗可以防治。
  (4)西方醫學的觀點,疫苗對過去及未來傳染病有效,可是對現在傳染病無效,荒謬。
  (5)天花、小兒麻痺、 B 型肝炎等,西方醫學認為是病毒引起,又說病毒無藥可治
  (6)疫苗屬寒涼藥物,又從冷藏取出,施打後使人更加虛寒,不出問題已是萬幸。
  (7)花了那麼多錢研究,及宣導民眾要打疫苗,除了壞處,實在看不出對人類有什麼貢獻。
  (8)西方醫學如果不改變思維模式,一味在果上研究,終究是一場空,因為影子裡找不到答案。
十二、論癌腫瘤
  (1)西醫認定每個人都有癌細胞。如果說癌細胞是要命的,又是本來具有,那我們如何活過來?
  (2)可見生死與癌細胞的有無無關
  (3)西醫也早已確認很多人有癌腫瘤卻至死都不發病,可見生死與癌腫瘤的有無也無關。
  (4)西醫無法說出要多大,就必然會死,可見生死與癌腫瘤大小也無關
  (5)西醫也無法說出轉移範圍要多大,就必然會死,可見生死與癌腫瘤多寡也無關
  (6)事實上也沒有人是死於癌腫瘤,最後皆因體力耗盡、器官衰竭才走的。
  (7)癌腫瘤跟髮白、面皺一樣,皆因體傷及熱能不足所致,是生命衰老敗壞過程中自然產生的果
  (8)這些果頂多就是用來提醒我們體內代謝變差了,生活習慣該改變罷了,並不是來要我們的命
  (9)癌腫瘤卻被西醫不斷地誇大醜化,說成是一種致命惡疾,甚至用此來威脅、恐嚇病人。
  (10)手術、化療、放療的破壞性、殺傷力更大,使患者的熱能嚴重消耗,體力瞬間變差。
  (11)如同火警,警報器響了,我們的醫學不是去滅火,而是把警報器敲壞。
  (12)癌腫瘤不過就是一個訊號,如警報器一樣,是不該被處理的,處理反而是災難的開始。
  (13)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就要善待癌腫瘤,要落實保健之緣,使自己活得有幹勁、有體力。
  (14)生命能否延續,與癌腫瘤的有無、大小、多寡無關,而是跟體力有關
  (15)癌腫瘤患者應該從日常飲食、運動、作息、心情開始調整起。
  (16)癌症,透過原始點的按推,及善用內、外熱源,就能節省醫療費用,又可有效解決症狀。
十三、論因及急性病的處理方法
  (1)所有疾病皆因熱能不足、體傷所致,只要找出原始點按推,再加內外熱源處理即可。
  (2)患處可溫敷,但不可按推
  (3)內熱源包括溫熱中藥、溫熱飲食、運動...。
  (4)外熱源包括溫灸、溫敷袋、電熱毯、電熱器、遠紅外線、暖暖包、薑粉外敷(可用在傷口)...。
  (5)熱源使用應以患者感覺溫暖舒服為宜,不可有燙的感覺。
  (6)如果只知病名而不知如何下手,則可從症狀部位找出相關之原始痛點處理。
  (7)若無明顯症狀,則可從一條脊椎加上七處原始痛點處理,並用內外熱源溫之。
  (8)若屬本處體傷,則需時間讓身體運作來修復本處。在這段修復期,休息很重要。
  (9)急性病如藥食中毒、毒物及毒氣所傷、燙傷...以原始點醫學處理。
  (10)急性病如腦震盪、腦中風、心肌梗塞、子宮外孕、胎死腹中...以原始點醫學處理。
  (11)脫臼、骨折、刺傷、外傷大量出血...非原始點可立即處理,可參考中、西醫學的處理方法。
  (12)若急性期已過仍有症狀,應以原始點醫學處理。
  
十四、論腦中風、心臟病之急救
  (1)若判斷為腦中風,先按推頭部原始點約3到5分鐘,再按推上背部原始點。
  (2)若判斷為心臟病,先按推左側上背部原始點,後按推右側上背部原始點,再按推頭部原始點。
  (3)按推力量一定要溫和適度,不可過猛,要以患者能承受為宜。
  (4)按推同時須以外熱源溫之,並注意周遭溫度,應以溫暖舒服為宜,不可太冷或太熱。   
十五、論重症患者處理方法
  症狀每天反覆或持續發作近乎或者是24小時稱為重症。
  重症患者不但體傷嚴重,而且熱能嚴重不足。

  (一)嚴重體傷的處理

  (1)一天按推兩次,特殊個案可增加。
  (2)對虛弱者手法須精準、靈巧,力道以患者能承受為宜。
  (3)經標準手法按推後如有疼痛,亦屬正常,一段時日後疼痛感自會逐漸減輕。
  (4)按推同時須溫敷。

  (二)熱能嚴重不足的處理

  外內熱源使用均以患者感覺溫暖舒服為宜。

  1.外熱源

  (1)24小時溫敷。睡覺時用電熱毯,若感覺悶熱,可在電毯上放加熱紅豆袋。
  (2)起床後隨時背上加熱紅豆袋。若背紅豆袋太沉重不堪負荷,亦可改用暖暖包之類。
  (3)若天氣悶熱,亦可用空調降溫再背紅豆袋;如仍太熱,亦可改暖暖包局部重點溫敷。

  2.內熱源

   A.濃薑湯

    (1)材料以有機瘦小土薑為主。
    (2)每天用生薑250-500公克,用5-10碗水(1-2000毫升),慢火熬成1.5-3碗,分3次溫熱服用。
    (3)若薑湯的水造成患者負擔,則濃熬成0.5-1碗,分服次數視患者情況而定。
    (4)亦可用薑粉,每次10公克,每天3-5次熱水沖服。
    (5)或把薑片炒熱或用烤箱烤過即可配菜及單獨食用。
    (6)薑片或薑粉用量可隨氣候及患者體力的變化而適度增減。

   B.溫熱飲食

    (1)三餐煮菜要少油、少鹽、少加工品。可加薑、辣椒、胡椒、花椒、咖哩之類。
    (2)多吃麵食及堅果,如饅頭、麵條、麵線及腰果等。
    (3)每餐要細嚼慢嚥,不宜太飽,不須配湯。

  (三)適量運動

  (1)初期運動量以患者體力能承受為宜,過量反而容易受傷。
  (2)運動方式有拉筋、柔軟操、太極拳、瑜伽、拜佛、爬山、爬樓、伏地挺身(俯臥撐)...。
  (3)最好選幾樣能使全身均衡運動到,避免劇烈消耗體能。
  (4)室外運動避免太冷或太熱。
  (5)重症患者日常應以運動及休息為主,放鬆身體,緩慢調息,隨時動動,不可過累。

  (四)放鬆心情

  (1)重症患者,情緒容易低落,對疾病會有恐懼、壓力,而又急求病好。
  (2)這都從果上求,反而因心情繃得太緊,更易傷到自己。最好了解病是果,不須在意。
  (3)解決之道,可用原始點醫學從因下手,否則貪快而吃寒涼藥或手術,一不小心就會危及生命。
  (4)患者更應開闊心胸,澄清思慮,常懷喜悅、感恩、包容的心,不可發怒、亂想、自成心結。
  (5)家人宜隨時觀察、開導、鼓勵。若有宗教信仰,能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則更好。

  (五)適當休息

  (1)重症患者宜早睡,睡到自然醒,不可勞累,也不能賴床,並且杜絕房事。
十六、論中醫
(一)緒論 (1)中醫不純然像西醫那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果下手,治標不治本。
(2)古代中醫的“一針二灸三用藥”,其思路也是從因下手,標本並治。
(3)中醫因缺乏簡易速效的外治法,無法即時解除症狀的假相,乃至於因、緣、果混淆不清。
(4)雖然八綱辨證即已觸及寒熱辨證的核心,惜仍無法突破假熱之症而功虧一簣。
(5)針與灸雖屬外治法,基於經絡學說,療效有限,才使配合外治法的中藥漸成主導。
(6)中藥之用,在於改善寒性體質,體傷或亦隨之改善,症狀方解,並非藥能直接治病。
(7)體質變化緩慢,急症非藥能解,且體寒改善,未必就能改善體傷。
(8)體傷可導致假熱等感覺錯亂,此一大關鍵,即善用藥者亦有所不知。
(9)體傷不除症狀不解,用溫熱藥也會使患者產生不適,遂誤以為病在體質過熱而下寒涼藥。
(10)中藥之用,在於改善體寒,用藥只須辨其寒熱性即可,並只可用溫熱藥。
(11)用藥繁雜,不知體傷體寒須兼顧處理,玄想附會,漫無標準,此中醫所以日漸沉淪也。
(12)西醫東漸,民眾惑於其科學外表及一時的解症效果,不知其如飲鴆止渴,乃趨之若鷥。
(13)中醫為圖創新自救,提倡中西結合,卻滑入西醫捨因逐果、辨病論治的錯誤而不自知。
(14)原始點醫學可簡易辨清種種症狀之假相,至此方知凡病皆寒,並無熱性體質者。
(15)原始點醫學發現要根治疾病,體傷體寒,須兼顧處理,方可收其全效。
(二)疾病的由來 疾病的由來可分外緣及內緣

(一)外緣: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二)內緣: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1)六淫及七情是產生症狀的導火線,屬緣而非因,熱能不足及體傷才是疾病的因。
(2)中藥治療,不是要處理六淫或七情,而是要改善熱能不足,進而改善體傷,才能病癒。
(三)六淫之邪 (1)風、寒、濕屬寒,暑、燥、火屬熱。
(2)濕的本質就是寒,無須再分寒濕、熱濕。
(3)風也一樣,本質屬寒,無須再分風寒、風熱。
(4)六淫之邪雖屬外緣,卻有人認為六淫之邪屬體內,而有頭風、風濕關節等病名。
(5)不管六淫之邪是由體外傳入體內,或從體內而起,這些說法都有問題。
(6)引起關節痛的主要原因,是他處體傷。
(7)如果體內真的有風濕而引起痛,當關節治癒不痛,此時風濕又在何方?
(8)頭風痛並非風真的跑進頭殼裡,是因風影響體傷所致,只要把頭部體傷處理即可。
(9)體內既然沒有風,也沒有濕,哪來的藥可達到驅風除濕?
(10)把緣等同體質在治療,會造成中醫理論體系的混淆。
(11)甚至把緣當因(熱能不足及體傷)在治療,無怪乎臨床上錯誤百出。
(12)治病不是要辨六淫之寒熱,而是要辨體內熱能短缺的程度。
(13)六淫屬外緣,非治療的對象,更不可與體內的因混為一談。
(四)五臟六腑 (1)症狀出現在五臟六腑及經絡。
(2)為了醫治這些症狀,古人賦予藥物歸經的特性,並用五行學說來推論臟腑間的關係。
(3)但症狀及症狀出現的部位皆是影子,都不是要治療的對象。
(4)由此延伸出來的相關理論,如五行及藥物歸經,根本就是有問題的理論。
(五)五行 (1)治肝病,因不同醫師就有補脾、補腎、疏肝,甚至更多不同見解的治法。
(2)但醫學是嚴謹的,五行生剋理論,已讓中醫落入各說各話,漫無標準的困境。
(3)五行的理論認為症狀出現的部位,即代表此部位的臟腑損傷。
(4)再由此損傷的臟腑來推論出與其它臟腑間的生剋關係。
(5)由此錯誤觀念所推演出的各種結論,已完全背離了事實。
(6)因此五行已把中醫的理論推向玄學方向去了,即使耗盡一生也無法窮究。
(六)藥物歸經 (1)如說冬蟲夏草補肺及補腎,它又如何從一體分裂成二,一個跑上,一個跑下?
(2)若中藥可歸某臟某腑,那麼香蕉、蘋果又該歸何臟何腑?
(3)如果蔬果沒有歸經,同是植物,應該全部都沒有,為何中藥獨有?
(4)吃鈣補骨頭、吃營養素補營養素、吃鹼性食物來改變體內的酸鹼平衡,...
(5)這跟吃水果皮補皮的道理不都是同等的荒謬!
(6)而黑補腎、白補肺、黃補脾、青補肝、赤補心更屬無稽之談。
(7)藥物歸經是一種虛妄的想法。
(8)事實上服藥後,藥會被輸送到全身各部位,不可能專走某臟某腑或某條特定的經絡,...
(9)故用藥根本不須考慮歸經及臟腑經絡的概念。
(七)經絡 (1)十二經絡是為了針刺穴位以解決症狀,而在身體歸納出來的位置。
(2)但位置不同於身體的組織,不可誤認經絡就是身體實有的組織。
(3)如果原始痛點是個穴位,只要刺激這個穴位,就可影響一段立體區域。
(4)經絡循行亦違反常理,未見有直線擴散的水波,十二經絡的存在及循行皆不可當真。
(5)穴位如果有效,只需關鍵少數即可,何必密密麻麻佈滿全身?
(6)病因須經按推、雙方互動才能成立。但因穴位固定,不須患者確認,故無法找出病因。
(八)中醫辨證 (1)中醫所有辨證,最終只不過要辨出寒性體質而已。
(2)如果知道所有人都是寒性體質,那麼還須辨證嗎?
(3)中醫所謂寒性體質,本質上就是體內熱能不足。
(4)中醫在體質的辨證上,除了一體多分,還有倒果為因、將緣作因等種種過失。
(5)倒果為因:如將口渴、怕熱等假熱之症誤為熱性體質。
(6)將緣作因:如將風熱、濕熱等六淫之邪誤為熱性體質。
(7)藥無補氣補血的功能,經身體運作吸收,熱能改善,體傷好轉就可達到各種功能的恢復。
(8)故用藥根本不須考慮氣血。且原始點從不談及氣血,亦可達到治病的目的。
(九)四診-望聞問切 (1)中醫主要是透過望、聞、問、切四診,來了解患者體質,再依診斷後的體質開藥。
(2)實際上,身體隨時都在變化,而在變化過程中會消耗熱能,故體內熱能只會不足。
(3)因此只有寒性體質,沒有熱性體質。
(4)生病時須動用更多熱能來維持身體的運作,以進行體傷的修復,此時體質必然變得更寒。
(5)故患者就診,只要按推體傷,再建議如何使用內外熱源,何須浪費時間在繁複的四診上。
(十)寒性體質的辨證 (1)沒有熱性體質,體質只有寒多寒少。
(2)以為切脈可以得知體內有何疾病,把醫學搞成跟神通一樣,導致中醫走向虛玄衰敗之途。
(3)即使有人能在短時間內切脈得知體內臟腑之異常,不過那也是果,根本與治療無關。
(4)中藥不能治病,只能改善熱能不足。
(5)故切脈目的並非要了解體內有何疾病,而是要知道體質寒多寒少,以提供開藥之參考。
(6)世人不察,以為切脈可知疾病,這已經嚴重偏離了正道。
(十一)藥物學 (1)溫熱性中藥只能改善熱能不足,透過因的運作,熱能改善,體傷修復,症狀才能消失。
(2)改善熱能使病痊癒的是藥性,而非藥的成分及功效,故不可說某藥的成分能治療某病。
(3)中藥談功效,西藥談成分,其實兩者沒什麼差別。
(4)如果強調藥的功效,無異是承認藥具有治病的成分在。
(5)故改善體寒使病痊癒的是藥性,而藥性絕對不可跟成分及功效混為一談。
(6)以此類推,所謂藥有補氣、補血、補陽、補陰之說,也是不能成立的。
(十二)藥性分類 (1)藥只能改善熱能不足,無歸經及任何功用,故藥只要區分熱、溫、平、涼、寒之性即可。
(2)藥性可用藥味來辨認,如酸、甜屬寒,甘、鹹屬涼,辛屬溫,辣屬熱,唯苦不定。
(3)只要把握藥性來改善熱能不足,幫助體傷恢復...
(4)配合原始點按推、溫敷和運動,就可改善各種病症。
(5)常用溫熱藥,其中又以薑為首要。
(十三)結語 (1)現在因經濟發達,藥物大量生產,其種植及炮製多已加入人工肥料及化學品...
(2)能否保存舊有藥物的品質,不無疑問。
(2)長期使用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確實必須加以正視及追蹤。
(3)所以在當今藥物仍有許多疑慮下,最簡單、最有效、最環保、最省錢就非原始點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