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

柬埔寨的正式全稱為「柬埔寨王國」(高棉語:ព្រះរាជាណាចក្រកម្ពុជា,羅馬化:Preăh Réachéanachâk Kâmpŭchéa)。其中「ព្រះ」意為「神聖的」,「រាជាណាចក្រ」意為「王國」,「កម្ពុជា」意為「柬埔寨」。「柬埔寨」這個國名衍生自梵語「कम्बोजदेश」(Kambujadeśa),意思是「劍浮沙的土地」。這暗示了高棉王國的建國神話。根據一則神話,柬埔寨是由來自印度的聖人Kambu Swayambhuva同中南半島的貴族女性Mera結婚後建立的,Kambu Swayambhuva之子就是真臘國王Shreshtha Varman。柬埔寨人通稱自己的國家為高棉國(ស្រុកខ្មែរ srok khmae),或使用更正式些的稱謂柬埔寨國(ប្រទេសកម្ពុជា prɑteih kampuciə)。 柬埔寨早在東漢時期就見於中文史料的記載。《後漢書》稱為究不事,《隋書》稱為真臘,《唐書》稱為吉蔑、閣蔑(均Khmer對音),元朝稱為甘勃智,《明史》稱甘武者,明朝萬曆後,音譯柬埔寨。「究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皆為Kambuja對音。 而在西方史料中,柬埔寨之名於1524年最早出現於義大利探險家安東尼奧·皮加費塔的著作中,他以「Camogia」之名稱呼這個國家。

節慶介紹

(一) 新年

每年的4月14日至16日是柬埔寨的新年,以釋迦牟尼的誕辰(佛曆5月13日),為紀元。新年第一天為守歲,第二天為辭歲,第三天為新歲。新年期間,全國各地的寺院都要掛起佛教的五色旗和鱷魚旗。

(二) 禦耕節

每年5月11日的禦耕節,是柬埔寨一個隆重的傳統節日,全國政府部門放假一天。禦耕節儀式在特定的「聖田」舉行,模擬一年勞作的過程。政府農業部門為主持單位,政府官員和外國使節身穿禮服出席,國王和王后亦駕臨參加。

(三) 水祭(Bonn Om Tuk)

每年雨季後 11月下旬時,於每年的10月31日至11月2日,柬埔寨舉行3天的水祭,感謝神明的庇佑及大自然的賜與。在水祭的時候舉行划龍舟、放水燈、祭月亮三項主要慶祝活動,這時候湄公河畔會搭起許多壯觀的浮宮和美麗的看台。

(四) 加頂節

佛曆10月28日至11月28日的加頂節,是柬埔寨佛教徒最隆重的節日之一,為僧侶們結束雨季齋期後舉行一個月的加頂節活動。儀式由善男信女發起,他們負責把人們捐贈的物品,袈裟,椅子,蚊帳,碗筷和食品等送給寺院。

文化特色

柬國於1992年開放觀光,因戰亂中死了不少男性,柬國人口女多於男,所以沒有生育限制,婚姻雖為一夫一妻制,但男嫁女、住女家的很多。柬國沒有免費義務教育,有錢人才能受教育,所以民眾水平不高,懂英語的也少。且戰亂剛過,一切未上軌道,治安非常不好。百姓不穿沙龍,不如緬人、越南人有特色,一般都騎摩托車,摩托車也作出租車用。 這裡擁有汽車的人也不少,但都是便宜的中古車,多為日本用過5年後淘汰的車,以3百美元左右價錢賣過來。此地車輛雖靠右走,但駕駛座卻有的靠左邊,也有靠右邊的,原因就是貧窮的他們,幾乎都只能買其他國家的汰換舊車,來當作二手來用。只有新車駕駛座一定在左邊。 柬埔寨雖是農業國,捕魚卻是主要收入,此地一年有24天假日,最大的節事是雨季終了時舉行3天的水祭,這期間在湄公河上可以看到搭建許多壯觀的浮宮、看台非常熱鬧;另有一個叫送水節,是紀念水兵戰爭勝利的節日要賽龍船。